主页>旅游攻略>文宫枇杷 香飘天下

文宫枇杷 香飘天下

来源:最爱四川旅游网  更新日期:2011-05-20
文宫枇杷 香飘天下 文宫枇杷产地位于四川仁寿二峨山南麓 ,文宫属于侏罗纪页岩,亚热带季风气候。此区域土壤和气候条件特别适宜种植枇杷,据民国版《仁寿县志》记栽,果树有25种,其中就有枇杷、梨、樱桃、桃、李、杏、柑、橘、柚等,种植历史已有100余年

  文宫枇杷产地位于四川仁寿二峨山南麓 ,文宫属于侏罗纪页岩,亚热带季风气候。此区域土壤和气候条件特别适宜种植枇杷,据民国版《仁寿县志》记栽,果树有25种,其中就有枇杷、梨、樱桃、桃、李、杏、柑、橘、柚等,种植历史已有100余年,大面积规模种植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现种植种植面积达3.7万亩,产量达3万吨,产值达 2.4亿元。品种主要以大五星为主。

  一、产品特色品质

    文宫枇杷以其“果大、色艳、皮薄、肉厚、柔软、汁多、味美、质密” 著称,含糖量高、风味独特,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果实圆形或卵圆形。果皮、果肉橙色至橙红色,果皮易剥离。果实萼孔开张,呈五角星形,深凹。果肉厚实,细嫩多汁,风味浓、甜,略带酸味,单果种子数3-5粒。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0-76%、可食率约70-76%,总糖量含量较高,深受群众喜爱。 

   二、种植历史

   文宫枇杷是仁寿县的独特品种。从本地原土枇杷改良到1988年,期间,由于初期是农民散户种植,技术落后,果质不良,售价低,无自有品牌。

    1989年,因“川中果树项目”,以吴汉珠为首的省农科院专家来到文宫的荒山野岭上,在飞跃村挥锄种下第一株大五星枇杷苗。次年,当文宫良种枇杷一面世,从未想到过的高价立即引起了轰动。从此,文宫人瞄准市场需求,向规模化种植进军, 

  三、发展情况

    1、强引导,在规模上下功夫。大力发展以枇杷为主的水果产业,今年调整1200亩以上,品改500多亩,全镇枇杷面积达到3.7万亩,产量达3万吨,产值达2.4亿元,成为全县第一水果大镇,一村一品村达到12个。

  2、强管理,在技术上下功夫。每季度依托农业服务中心、组织枇杷协会每季度搞好各村的现场技术培训指导,编写并发放技术资料,建设文宫枇杷科技示范园,目前文宫镇的枇杷管理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获得省市县领导好评。

  3、强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下功夫大力发展以水路气电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镇实现村村通水泥路,10个村社社通水泥路,有3个村户户通水泥路,新建蓄水池560口,山平塘125口,水窑8650口,打沼气池620口,村村搞电网改造,保障农村用电需要。  

  4、强组织,在销售上下功夫。为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全镇成立了七个专业合作社,文宫枇杷协会成为全国百强协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会员达1500多人,并组织协会联系客商,广泛开辟市场,把文宫水果销售到全国各地,今年有全国25个省市3200多客商来文宫收购水果。

  5、强标准,在品牌上下功夫。对文宫枇杷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生产,品牌打造结硕果:文宫镇荣获“中国枇杷之乡”,“中国枇杷第一镇”,“文宫牌”枇杷绿色食品认证,获全国第四批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称号,文宫花碑枇杷获有机转换食品认证。品牌打造促进了水果品质的提高,也同时提高了水果的经济效益,杨汝岱,周永康,杜青林,刘奇葆都来调研过文宫枇杷产产业化工作,给予充分了肯定。文宫枇杷已成为仁寿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面光辉旗帜。 

  四、获奖情况

   文宫枇杷分别在2002年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上被省农业厅授予“名优产品称号”; 2007年被评为“四川旅游纪念品”银奖,荣获首届“四川优秀旅游商品” 品牌称号;2008年被四川省农业厅、四川名牌农产品推进委员会评为“四川名牌农产品” 称号及“眉山市知名商标”。文宫枇杷基地已经获得“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证书”、 “四川省绿色食品基地证书”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西南地区第一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2007年获绿色食品基地证书 ,2009年9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267号公告)批准:“文宫枇杷”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1998年仁寿县文宫区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 “中国枇杷之乡”称号;2005年仁寿县文宫镇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 “中国枇杷之乡”称号;2008年获中国枇杷第一镇称号,仁寿县文宫枇杷协会也相继获得 “农产品营销大户”、 “重点龙头企业”、 “十佳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国百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先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荣誉。文宫枇杷也因其优良品质多次获得国内、省内大奖,声名鹤起。文宫枇杷已成为仁寿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面光辉旗帜。

6重旅游保障
100%透明团 特殊原因退订保障 旅游预警机制
应急救援体系 一站式旅游保险 24小时阳光旅游服务
预定帮助
如何预订旅游产品 支付方式
常见问题 发票及相关
安全指南
出行安全常识 旅游活动风险防范
特殊人群安全防范
首页 网站地图 控制大厅 各地出发 会员活动 会员注册 老年游须知 活动回顾 会刊 老年文化旅游节 成员单位 成员加盟 成员登录 养生论坛 法律申明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老年旅游联合体www.oldtrip.cn 技术支持:旅游联盟产业信息化研究所 蜀ICP备11009004号
服务电话: QQ: E-mail:1713288242@qq.com 
申明: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旨在为老年游行业提供平台服务,网站信息来自于成员、会员或网店经营者上传,若有侵权请来电冻结,详见本站法律申明及会员服务协议。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图片、视频、Flash、文章等均由本网站用户贡献,本站不享有版权,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权属后,将在5个工作日内删除。
  • 网站备案
  • 网络110
  • 支付宝特约商家
  • AAA级信用企业
  • 旅游联盟诚信认证
  • 旅游联盟成员单位
  • 360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