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际老年文化旅游节>知青历史>重庆女知青:为陪伴死在乡村的丈夫 在当地坚守40年

重庆女知青:为陪伴死在乡村的丈夫 在当地坚守40年

信息编号:156更新日期:2011/11/4人气: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农村去 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农村去 到边疆去到革命最辛苦的地方去祖国 祖国养育了我们的祖国要用我们的双手把你建设得更富强指挥纲领新中国成立后,为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和促进...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农村去 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农村去 到边疆去

到革命最辛苦的地方去

祖国 祖国

养育了我们的祖国

要用我们的双手

把你建设得更富强

指挥纲领

新中国成立后,为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和促进农村发展,1955年下半年,毛泽东作出指示:“让知识青年去支援农业、支援边疆建设。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968年12月21日,毛泽东又作出指示“知识青年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于是全国出现了一个“上山下乡”的热潮。“上山下乡”被蒙上浓重的政治色彩,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成为知青的首要任务。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引述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从此形成高潮。

同年,北京北海中学初二学生马克印、冯淑秀、林佩华一同踏上了开往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的知青专列。到达后的第一天,马克印就和几个男生找到生产队的马棚,没装马鞍子骑了半天骏马。结果,屁股、大腿被磨破了一大块,次日起不了床。老乡的土方子是,坐在烟筒上熏。于是,夜半时分,这些小子们集体坐在烟筒上烤屁股。女生们则住进了村里最好的新房。老乡们拿来家中最好的东西,用毫不掩饰的热情欢迎这些“京娃娃”们。彼此的一举一动,都令对方感到好奇,以至于到了晚上,老乡们赖在知青点的屋里,“赶都赶不走”。

最初的新鲜过后,日复一日的单调劳动,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很快磨灭了这些青年的雄心。马克印回忆说:“有一次,正是农忙季节,知青点中的一个人想回家。第二天一早,知青点全空了,因为大家都跟着走了。”

无论身处多么贫瘠的地方,爱情总会如期而至。这些十七八岁的青年在插队第一年已组成五六对。马克印和女友张娟,因为打乒乓球而熟悉;冯淑秀和爱人高为民,则因共同做知青点厨师相好。插队第二年,林佩华也和当地一供销社的代销员结婚了。

1976年10月11日,病退的马克印坐上了返京的列车。1978年,冯淑秀第二个回京。这一刻,知青回城的大潮已势不可当。到1978年12月,全国知青“上山下乡”结束,全国有近20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重庆和声

重庆女知青乡下陪亡夫40年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上山下乡”便烙进无数重庆知青的命运中。作为重庆最早下乡知青之一的夏仲泉,在1964年便到了通江至诚林场。为了陪伴死在乡村的丈夫,她放弃回城,在当地坚守了近40年……

“早下乡早回城”

62岁的夏仲泉,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1964年9月,她从大渡口中学毕业,街道就动员同学们上山下乡,当时的宣传口号是“早下乡早回城早安排工作”。9月16日,夏仲泉等20人踏上了到四川通江至诚林场的路,成为重庆首批下乡的知青之一。

知青的爱情

因为“拼命”,知青张万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心脏病,此后夏仲泉经常帮他洗洗补补,大伙儿便开玩笑说他俩在谈恋爱。不久公社领导专门找他俩谈话:“要好好锻炼,知青是不能谈恋爱的。”于是,他们只得把朦胧的爱压在心底。

1969年底,身体每况愈下的张万年向夏仲泉提出结婚,并拿出了结婚证:“你看,结婚证都办了。”“你一个人怎能去办到结婚证?……”夏仲泉既惊又气。张万年细细地做了一番解释后,夏仲泉当即决定:嫁给病重的他。1970年元旦,两人在林场举行了婚礼。

坚守乡下教书

婚后,张万年病情加重,工作全部落在夏仲泉肩上。1970年7月,夏仲泉因劳累过度早产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12天后,25岁的丈夫去世了。后来,落户通江的重庆知青相继回城,期间,夏仲泉不忍心将丈夫孤零零的丢在荒凉的山上,她把娃娃送回重庆请外婆代养,自己选择了留下。1971年,公社领导推荐她到当地学校教书。如今年过花甲的夏仲泉,谈起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她说自己不后悔。首席记者李双全

专家点评

知青在农村建设中取得不可磨灭的成绩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为我国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2000万知青在这场运动中得到了磨炼,上山下乡成了他们永不磨灭的记忆。但知青在改变中国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社会工程中,在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尽了自己的努力,并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绩。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 定宜庄

相关阅读

6重旅游保障
100%透明团 特殊原因退订保障 旅游预警机制
应急救援体系 一站式旅游保险 24小时阳光旅游服务
预定帮助
如何预订旅游产品 支付方式
常见问题 发票及相关
安全指南
出行安全常识 旅游活动风险防范
特殊人群安全防范
首页 网站地图 控制大厅 各地出发 会员活动 会员注册 老年游须知 活动回顾 会刊 老年文化旅游节 成员单位 成员加盟 成员登录 养生论坛 法律申明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老年旅游联合体www.oldtrip.cn 技术支持:旅游联盟产业信息化研究所 蜀ICP备11009004号
服务电话: QQ: E-mail:1713288242@qq.com 
申明: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旨在为老年游行业提供平台服务,网站信息来自于成员、会员或网店经营者上传,若有侵权请来电冻结,详见本站法律申明及会员服务协议。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图片、视频、Flash、文章等均由本网站用户贡献,本站不享有版权,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权属后,将在5个工作日内删除。
  • 网站备案
  • 网络110
  • 支付宝特约商家
  • AAA级信用企业
  • 旅游联盟诚信认证
  • 旅游联盟成员单位
  • 360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