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际老年文化旅游节>知青历史>守望塔河的上海知青

守望塔河的上海知青

信息编号:147更新日期:2011/11/4人气:
 吴家宝难忘当年开垦的情景。知青们用“坎土曼”开垦出了几十万公顷良田。文/图记者白杨 通讯员王建国由天山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建国60年献礼片《大河》公映后感动了很多观众,也成为继《...

 吴家宝难忘当年开垦的情景。

  知青们用“坎土曼”开垦出了几十万公顷良田。

  文/图记者白杨 通讯员王建国

  由天山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建国60年献礼片《大河》公映后感动了很多观众,也成为继《集结号》后登上央视《新闻联播》的电影。《大河》讲述了一批赴疆支边青年,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边疆的感人事迹,展现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各民族团结一心建设新疆的伟大壮举。

  上世纪60年代,4万多上海知青来到塔里木垦区,同屯垦戍边的老战士一道,硬是把祖先从未涉足的不毛之地,开拓成绿洲。近60年过去了,塔里木垦区当年的上海知青一个个陆续返乡,只有近1000名上海知青一直留守在了塔河边上,虽然这些留下来的曾从事农业、医疗、水利建设等工作的老知青,绝大多数已经退休在家,但塔里木河畔的人们,仍称呼他们“上海支边青年”。

  6月初,记者怀着敬仰的心情,在农一师塔里木垦区几个团场,走访了夏小弟、吴家宝、吴保弟三位上海老知青,和他们一起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治理塔河就是治理我的家

  夏小弟和《大河》的主人公一样是位水利工作者,他为塔里木河治理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并坚持留在了塔里木河旁。

  1964年春天,火车载着18岁的夏小弟等上海支边青年途经东疆荒无人烟的大漠戈壁时,竟看不到一滴水,他当时绝望得哭了。后来当他们换乘汽车抵达塔里木垦区后,他惊讶地发现沙漠里竟然有水渠,夏小弟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他在沙漠中看到了水,之后,他被分配到塔河上游一场值班连。

  塔里木河,有“无缰的野马”之称。它虽有河床,但极不固定,经常在沙漠里改道。每改道一次,都会给傍河而生的人们带来极大的苦难。塔里木河又有“母亲河”之称,它养育了两岸的人民,浇灌出一片又一片明珠般的绿洲。

  当年,夏小弟来到塔里木灌区的时候,上游水库、多浪水库正在修建中,他所在的水工连负责40公里长的渠道和相关设施的管理维护。夏小弟说:“刚来时真不习惯,刚刚还是晴天,大风刮起来,两分钟内屋里就要点灯才能看见,挂上窗帘屋里还有细沙钻进来。”

  在当地乡亲们的帮助下,夏小弟与当地的水利工作者一起,开始了战天斗地,共同修建维系当地百姓命脉的水利工程。

  在修建水利工程过程中,夏小弟发现南疆的自然环境不允许也不具备建造大型水库的条件,他提出应该尽快上一批小水库,因地制宜发展生产。

  在夏小弟的记忆中,抢修垮塌的涵洞、渠道的事情简直不胜枚举,尤其是在1985年以前,当时渠道大多数是土坝,上游来水过大,或水库泄洪,抢修被冲毁的渠道、桥涵、大坝就是日常工作。

  夏小弟最后参加的一次抢修涵洞事件发生在1997年12月,当时,正值上游水库冬季蓄水季节,一条主要引水渠的涵洞塌陷,冰冷的河水如脱缰的野马倾泻而出,夏小弟率领全连职工第一个赶到现场,推土机,草袋子,甚至由人“织”成的人墙一起投入,等抢险结束后夏小弟几乎冻成了冰人。

  几十年过去了,夏小弟当年的很多同伴都调回了上海老家,夏小弟却一直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当时夏小弟完全可以和其他同伴一样回到上海,过安逸的生活,但他没选择回去。因为他知道在塔里木垦区,像他这样懂水利的技术人员太少了,他这么一走,当地的百姓怎么办?塔河靠谁去治理?

  1993年塔河下游的一个重要水库——大西海子水库历史上第一次完全干涸。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芦苇、胡杨相继死亡,往昔频频出现的黄羊、野猪和狐狸绝了踪迹。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了沙漠化的扩展,一方面塔里木河下游地表水急剧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了16米,植被消亡、断流上移;另一方面,“死亡之海”的狂沙和库鲁塔格大沙漠纵横肆虐,仅30年间就向西推进了约70公里。

  塔河流域环境的恶化牵动着夏小弟的心,他和很多水利工作者一起投入到了塔里木河的治理工作中。这些年来,夏小弟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他在60岁时还在基层当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老水利工作者。

  如今,夏小弟操着浓重的南方口音说:“塔里木盆地,没有水是一片死亡之地,引来了水就是一片沃土,现在整个灌区150万亩以上的耕地,养活着多少人呀!我爱塔里木这块热土,我把大半生献给它,我觉得很值!”。

  留守塔河就是难舍我的家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返乡大潮中,大部分在垦区从事农业生产的知青返回了上海,但有一部分知青却因为舍不得塔里木垦区这片热土而留下来了,为发展当地农业默默奉献着,吴家宝就是其中的一个。

  吴家宝说,当时,他所在的三团六连懂农业技术的专业人员太少,这种历史使命感和对群众的责任感,促使他留下来了,他觉得在这里有他发挥才干的舞台。

  “人人都说江南好,我说边疆赛江南……”多年来,吴家宝干活时总喜欢哼着这首歌,歌声中,流露出他对新疆的热爱。

  1963年,不满17岁的吴家宝离开上海,支边来到新疆,分在三团六连,在团场的44年中,吴家宝务过农、打过杂、站过哨。

  吴家宝和同来的4万多知青一起凭着惊人的毅力,用最原始的工具“坎土曼”开垦出了几十万公顷良田。至今,他还对当年挥舞坎土曼劳动的情景记忆犹新。

  兵团老军垦人的热情,让吴家宝有了家的感觉:生病了,老军垦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煮了放在他床头;天冷了,老军垦送来了皮大衣;想家了,老军垦把他叫到家里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过年了,老军垦包了饺子总也忘不了喊他一块吃。

  近几年,还有不少上海知青退休后,选择了回上海,吴家宝退休后却毅然留下来了,在六连找了一份站岗的工作,坚持为连队义务站哨。

  吴家宝作为夜间哨兵,多年来,他足迹踏遍了连队的每一个角落,为连队营造了一个个平安夜,于是,六连人亲切地叫他“夜猫子”,每个夜晚,六连人是枕着他来回走动的脚步声安睡的。2004年4月的一天夜里,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沉沉睡去,吴家宝发现,一辆车驶入连队,车上下来3个人,用撬杠把连队的物资库房的大铁门撬开,往车上装地膜、尿素。吴家宝奋身上前阻止:“你们想干什么?我记下你们的模样了,快住手!”3个窃贼听到后,顿时仓皇弃车而逃。

  寒来暑往,吴家宝老了,身体也大不如前了,远在上海工作的儿子不放心在新疆的父母,一次次请他回上海,吴家宝都拒绝了。

  记者问吴家宝,为什么没有跟其他知青一起返城?他的回答很朴实:“望着陪伴我度过了青春年华的塔里木河,还有我亲手置起的一份家业。离家是艰辛的呀,我已经尝过一回离家的滋味了,生命中不想再有第二次了。”

  感恩塔河就是

  感谢给了我一个家

  吴保弟是个孤儿,是在邻居们的关照下长大的。上世纪60年代,他选择了赴新疆奉献青春,以回报社会。

  自吴保弟来到九团医院工作以来,热心助人的事成为医护人员和患者热议的话题。吴保弟曾为病人输过血。医院太平间的活不该他干,他却主动去给死者洗澡修面,穿衣服,有许多死者家属要给他报酬,他婉言谢绝了。

  连里的张云芳老人年近80,一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正当连队发愁该让谁去服侍他时,刚工作不久的吴保弟自告奋勇抢来了这桩“苦”差事,从此,吴保弟就守候在老人身边,端屎倒尿,擦身喂饭,跑前跑后,老人去世,又给老人办理了后事。

  当大批与他同来的知青争相返回上海时,吴保弟却无法割舍他深爱的这片热土,他决定留下来用一生去感恩。

  去年,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后,生活并不富裕的九团上海老知青吴保弟当即向灾区捐了1150元爱心款。像这样的爱心款,吴保弟已记不清捐过多少次了。“看到别人有难,伸出一把手,无论多少,尽一点绵薄之力是应该的。”吴保弟说。

  吴保弟的家中,保存着很多过去的奖状、感谢信、荣誉证书和捐款回执等,还有一摞发黄的笔记本。这个笔记本中,记载了吴保弟爱心捐款的往事。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直到现在他一直没有停止过爱心捐款行动。

  每逢别人有困难时,吴保弟总是慷慨解囊,可是对自己吴保弟却有点苛刻,平时省吃俭用,从不舍得多花一分钱。因此在工作的九团得了个“老抠”的外号。吴保弟家中有一条棉被,补丁摞补丁,因为这代表了军垦人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农一师阿拉尔市三五九屯垦纪念馆收藏。

  吴保弟文化程度不高,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很爱学习,经常把写日记当作提高文化水平的一种手段。记者翻开他的日记本发现,在他的日记中摘抄了许多英雄人物、时代典型等模范人物事迹,也许正是这些模范人物事迹感染着他、激励着他。在他的日记中记者看到这样一段话:“生活需要钱,但不能仅为钱而活着,在生活中有许多公益的事需要做……把钱花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值得!”

  与九团一水之隔的阿拉尔市托喀依乡(原阿克苏市托海乡),传颂着吴保弟为少数民族牧民义务做好事的故事。为了与少数民族牧民沟通,吴保弟学会了维吾尔语言,这为后来吴保弟做好事提供了方便。

  吴保弟有3个拿手绝活:理发、修车、磨剪刀,他经常用自己掌握的这三门手艺为牧民服务。残疾村民达吾提的轮椅坏了,一直不能出门,吴保弟听说后,来到他的家中,就地取材,帮他修好了轮椅。感动得达吾提摇着轮椅,逢人就说:“我结识了一个汉族好朋友。”

  吴保弟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这些年他也记不清为多少少数民族群众理过发、修过自行车、磨过剪刀。不过托喀依乡的村民们记住了他的好,记住了他的情。为了感谢吴保弟所做的一切,托喀依乡党委、政府特地向他颁发了奖状,以示对他助人为乐行为的褒奖和鼓励。其中一张奖状上留下了这样的语言:搞好民族团结,托喀依乡人民不会忘记你这个活雷锋。1994年,吴保弟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授予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春去冬来,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已步入花甲之年的吴保弟,每天喜欢穿着一身黄制服,保持着一位军垦人的朴素,骑着已很旧的三轮车,装着理发、修车、磨剪刀的工具在街头上为民服务。用吴保弟的话说:“我的根在塔里木,我会把好事一直做下去。”

   (本文来源:新疆都市报

相关阅读旅游新闻

6重旅游保障
100%透明团 特殊原因退订保障 旅游预警机制
应急救援体系 一站式旅游保险 24小时阳光旅游服务
预定帮助
如何预订旅游产品 支付方式
常见问题 发票及相关
安全指南
出行安全常识 旅游活动风险防范
特殊人群安全防范
首页 网站地图 控制大厅 各地出发 会员活动 会员注册 老年游须知 活动回顾 会刊 老年文化旅游节 成员单位 成员加盟 成员登录 养生论坛 法律申明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老年旅游联合体www.oldtrip.cn 技术支持:旅游联盟产业信息化研究所 蜀ICP备11009004号
服务电话: QQ: E-mail:1713288242@qq.com 
申明: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旨在为老年游行业提供平台服务,网站信息来自于成员、会员或网店经营者上传,若有侵权请来电冻结,详见本站法律申明及会员服务协议。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图片、视频、Flash、文章等均由本网站用户贡献,本站不享有版权,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权属后,将在5个工作日内删除。
  • 网站备案
  • 网络110
  • 支付宝特约商家
  • AAA级信用企业
  • 旅游联盟诚信认证
  • 旅游联盟成员单位
  • 360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