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旅游攻略>非物质文化遗产--宜黄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宜黄戏

更新日期:2008-10-20
非物质文化遗产--宜黄戏 宜黄戏是在西皮的基础上吸收浙调、南北词、拔子等声腔,形成一个以宜黄腔为主,兼唱西皮等多种声腔的剧种。演唱该声腔的班戏,称为“大班”“土戏”“老二黄”。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宜黄

  宜黄戏是在西皮的基础上吸收浙调、南北词、拔子等声腔,形成一个以宜黄腔为主,兼唱西皮等多种声腔的剧种。演唱该声腔的班戏,称为“大班”“土戏”“老二黄”。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宜黄戏。是江西省大型古典剧种之一。宜黄戏起始于明末清初(1644年),形成发展于清乾隆初期(1786年),兴盛流传于清嘉庆至光绪时期(1880前后),衰落于清末至民国战乱时期(1920~1948年),新中国成立后(1950~1965年)重焕生机,“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遭扼杀,演职人员被批斗,服装头饰被付之一炬。1978年后开始了抢救、保护工作。2006年6月被正式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形成与演变】

  宜黄县地处武夷山脉与雩山山脉向赣抚平原过渡地带。明末清初,随着经济的发展,宜黄文风兴盛,戏曲盛行。其时,弋阳腔、青阳腔、海盐腔、昆山腔、西秦腔及三角班、傀儡戏等多种腔调和剧种先后传入宜黄并逐渐在全县流行,演员一度发展到千余人,戏台遍布乡村。由南部的西秦腔演变而成的宜黄腔开始形成。宜黄腔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起始形成阶段。明代后期,源于甘肃省南部的西秦腔传入安徽省的一支成为枞阳腔(又名石牌腔),此腔调经上饶入宜黄,其曲调包括二犯(又称二凡)、吹腔两种。二犯用唢呐伴奏,吹腔用笛子伴奏。此后,由西秦腔演变的另一支乱弹腔也由北方传入宜黄,使同属西秦腔变化而成的枞阳腔受其影响而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调式上,二犯用高调式改为徽调式,而吹腔仍用高调式。在调性方面,二犯和吹腔都由正高调(G)改为凡字调(降E调)。这种调式和调性的变化,使流行宜黄的枞阳腔脱离安徽系统而自称一派。其中二犯名为唢呐二犯,吹腔名为平板吹腔。为了区别于安徽的枞阳腔,便名之曰“宜黄腔”。此时的宜黄腔仍用唢呐与笛子为重奏乐器。

  革新发展阶段。清乾隆初期,昆剧逐渐在宜黄登台,以笛子为重奏的吹腔其韵味接近昆腔,宜黄民间艺人们从秦腔梆子戏使用三弦、月琴、胡琴为伴奏乐器中得到启示,把原来从属地区的伴奏乐器—胡琴改为重要伴奏乐器。这样原来被称为“唢呐二犯”和“平板吹腔”的宜黄腔就演变为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胡琴腔”,它包括“二犯”、“平板”。清李调元所著《雨村剧话》云:“胡琴腔起于江南,今世尽传其音,专以胡琴当节奏……又名二黄腔”。由此可见,改以胡琴为重要伴奏乐器的宜黄腔在当时已十分盛行。由此也证明,中国戏曲多以胡琴为伴奏主要就是由宜黄腔发端而来。

【基本特征】

  宜黄戏从明末清初形成后,历经300多年,具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一)独特的腔调。宜黄腔是宜黄戏的基本唱腔,其曲调优美,板式多样,表现力丰富。300多年来直接影响和滋生了中国南北的3000多个剧种,但在宜黄戏中却一直保持曲调简练、纯朴、明快的风格,是古色古香的原生态腔调。

  (二)集多种声腔为一体。宜黄戏在三百多年的发展中,不仅保存了以宜黄腔为主要声腔的唱腔,在此基础上还吸收了西皮、浙调、吹腔、高拨子、文南词、民间小调等多种唱腔,使声腔系统丰富多彩,表现力强。

  (三)伴奏、曲牌风格独具。宜黄戏主奏乐器为小筒胡琴,其形既似京胡,又如赣胡,但演奏、伴奏风格较京剧温和柔软简朴,又较赣剧清脆、明亮。与宜黄腔韵味相合,器乐曲牌多来自其它剧种,但并不雷同,曲调多有变异,自成风格。

  (四)表演艺术朴实严谨。宜黄戏舞台动作规范,服饰穿戴严格,艺技要求高难,并善借用本乡土的傩舞、灯彩等多种民间艺术为已用,艺术风格独特。

  (五)传统剧目丰富。宜黄戏共有整本戏163出,小戏317出,其中专唱宜黄腔的戏就有81出。这些剧目来源广泛,途径多样,既有从其他剧种传入、移植的,也有自编自创的。内容多取于历史故事、话本、古典小说、民间传说和神话,也有现代题材剧目。

【流传区域】

  以胡琴为主伴奏乐器的“宜黄腔”形成后,由于主伴奏的方便,尉贴而“盛传其章”,流传甚广。在省内的抚州、南城、上饶、赣州等地广泛流行。昔时的大班有:宜黄班、建昌(南城)班、广昌班、宁都班、上饶广信班等都是专唱宜黄腔的。上饶“饶河班”以唱宜黄腔为主,兼唱戈阳腔和昆腔。抚州“抚河班”和赣州“河东班”原来是唱高腔、昆腔,后来兼唱宜黄腔。南城一带的大班原来是唱昆腔,后来变成唱昆腔、宜黄腔的混合班。

  宜黄腔流传至上饶与浙江交界的玉山、铅山等地后,受浙江方言影响“宜”“二”同音,“黄”“王”同声,宜黄腔被讹称为“二黄”“二王”,宜黄腔传至与江西省相邻的安徽安庆之后,演变发展成著名的安庆二黄。由于二黄腔采用中州音韵,更为中原广大地区所能接受,经班社的流动,逐渐向全国各地传布,流传范围遍及浙、皖、鄂、湘、桂、陕、豫、川、鲁、晋等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戏班将二黄(宜黄腔)带入了北京。清昭链所著《啸亭杂录》记载云:“近日有秦腔、宜黄腔、乱弹诸曲名”。清戚震赢所著《京华百六竹枝词》有词云:“宛转珠喉服靓装,弋阳秦调杂宜黄”。说明宜黄腔与风靡京城的弋阳、秦腔、乱弹等腔调齐名并重,足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主要腔调】

  宜黄戏是一个古老的大剧种,自成系统、独具特色。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声腔方面,宜黄戏声腔属乱弹系统板腔体,其包括有:宜黄腔(二凡、平板)、反调(二凡),西皮、浙调、吹腔、拨子、南北词和昆曲、小调等近10种,其主要腔调特色如下:

  宜黄腔(又名宜黄调)。含几个不同的曲调,板式很多,功能各异,曲调优美,表现力强,色彩丰富,常一腔一戏,听而不腻。

  二凡:又称二犯,老二黄,是宜黄腔的主要曲调,板式有(正板)、(慢板、原板)、(倒板)、(十八板)、(紧板)、(紧中缓)、(捡板)、(碰板)。句式为上下句结构,唱词为十字句、七字句两种。

  平板:又称二凡平板、二凡四平。分慢四平和快四平两种,一板一眼,借用正板过门起唱,上下句形式,快四平结束于宫调式不变,慢四平却有三种不同的结尾:A、结束于宫调式;B、增加一句补充终止转落于微调式;C、前三句唱平板, 第四句转唱二凡正板下句落韵。

  ③凡字:又名“阴司调”、“还魂调”、“凡调”、“二反”、“二凡反线”、“唢呐反二凡”等。板式有倒板、正板、简板、散板、哭板,结构形态与二凡同,胡琴定弦“1~5”,曲调低沉、徐缓,多用于哭灵及人物极度悲痛之时,伴奏常配以唢呐、大锣、大鼓。

  西皮。男女分腔,均用小二调,男腔上句落“2”,下句落“1”,女腔上句落“1”,下句落“5”。

  拨子。又称老拨子、高拨子,与京剧曲调相仿。小筒胡琴伴奏(也用板胡伴奏),男女同腔,曲调高亢、悲怆、板式有倒板、正板、散板。

  吹腔。一板一眼,以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为小生专用。

  浙调。原为曲牌,后向板式体发展,以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板式有正板、倒板、叠板、摇板等,为小旦专用曲调。

  南北词。又称文南词,为南词和北词的合称。南词分四韵和八韵两种,女唱四韵,男唱八韵,北词有摇板、垛板等。

  宜黄腔的演唱特点是:旦行用小嗓,小生真假嗓结合,其它行当用大嗓。演唱时讲究吐字清晰,音随字走。传统唱腔中,衬字运用很多,几乎每句均有。一个腔中常有倚音、波音和下滑音等润腔手法。语言用的是中州韵,只有丑角多用宜黄方言。

【器乐曲牌】

  (一)器乐乐队。宜黄戏传统乐队为8人,其中文场、武场各4人。文场俗称“十一根弦”,(即小筒胡琴二根弦、二胡2根弦、三弦3根弦、月琴4根弦),二凡、西皮以小筒胡琴为主奏,简称主胡,其声音高而长,二凡定弦为“5~2”,凡字定弦为“1~5”,西皮定弦为“6~3”。南北词以高胡为主奏,定弦为“4~ ”,高拨子以小筒胡琴为主奏,定弦为“1~5”。操小筒胡琴者为“主胡”,兼操大、小唢呐和笛子及高胡。操二胡者称“配胡”,兼操大唢呐及战时小堂鼓。武场4人中一人操板鼓、板、堂鼓等,称司鼓,一人操大面锣,一人操大钹,一人操小锣。20世纪50年代末,主胡和配胡改用京胡和京二胡,但演奏风格与京剧略有不同,讲究温和、优美、圆润,乐队建制增加了杨琴。

  (二)器乐曲牌 宜黄戏的器乐曲牌有唢呐曲牌、丝竹曲牌和锣鼓经三类。

  唢呐曲牌。以唢呐演奏为主,兼以大锣、大鼓等打击乐相助,曲调气氛热烈、喧腾,常用于剧中较隆重的场面。

  丝竹曲牌。以笛子为弦乐器演奏为主,结构短小,可任意反复演奏。曲调根据需要可长可短,可断可继,可快可慢,以配合剧情及人物的身段表演,能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各种情感。

  以上两种曲牌总数约有40多支,这些曲牌结构大小不一,用处各异。吹打曲牌有些是从昆曲中吸收而来的,原都有唱词,现只留其曲调,不留其词,仅《点绛唇》一曲有时仍保留唱词。

  锣鼓经。宜黄戏原有锣鼓经80多个,现只保留20多个,分戏前闹台锣鼓,唱腔锣鼓和身段锣鼓三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宜黄戏原有锣鼓经逐渐淘汰,较多地是使用京剧打击乐器和锣鼓经。

【服装道具】

(一)服装

  宜黄戏的班庄将演出服装分为两大类:即大衣箱、二衣箱。大衣箱均是蟒袍、开氅、官衣、大靠、绣花被、褶子等丝绸衣服。其穿着对象分为:

  蟒——帝王将相服。有红、绿、黄、白、黑五色(男女)蟒。文官多穿团龙蟒,武将帅“扎靠”外加蟒谓之“被蟒”,女蟒无下摆,加云肩。男、女蟒皆围玉带。

  开氅——分为红、绿、白、黄、黑等色。为相爷、宰相,武 官员的便服,但山大王、土豪、恶霸亦可穿。

  官衣——分为红、紫、兰、黑色等。红、紫、兰官衣胸前和背心各贴一方形绣品,一般为五品以下官员所穿。黑色无绣品的称为“素官”,为驿丞、门官所穿。

  被——是皇帝、文官、员外、土绅的常服。有黄、兰、红、绿、白、青等(男女亦同)。

  褶子——分花、素两种,花褶子有红、黑、兰、湖色、古铜色、紫花色等,素褶子为白色。(文武、老少皆用)。

  靠——有软硬之分。均为武将所穿,硬靠需背三角形靠旗四面,软靠不背靠旗。在腰间、胸前戴佩彩球,女靠胸前佩戴护心镜。

  二衣箱——均是下人、百姓服装、素衣等。其穿着对象分:

  素褶子——落魄书生所穿。

  腰裙——旦角多用,老者,生角生病时用。

  披肩(宫衣)——分红、黄两种,皇宫太监所用。

  此外还有:花裤袄、腰带、酒保衣、茶衣、宫装、裙(腰裙、战裙、花旦裙)、道姑衣、道姑马甲、尼姑衣、道衣、道袍、和尚衣、袈裟、罪衣、罪裙、孝衣、福贵衣(花子衣)、丝绦、古装女衣、箭衣、马甲、斗篷、风帽、龙套衣、弯带、扣带、老衣、马卦等。

  戏鞋。宜黄戏古装戏鞋分厚、薄两种。厚底靴、朝方靴为官人富豪所用。虎头靴为番邦武将所用。快靴、猴薄靴为军士、侠客所用。云靴为神仙、书生、员外所用。绣花彩鞋为旦角所用。白袜子为丑角、和尚、道士、酒保所用。

  头盔。分冠、帽、巾、盔等四类。

  冠——有平顶冠、九龙冠、紫金冠、凤冠、相貂等。

  帽——有皇帽、候帽、汾阳帽、纱帽、毡帽、圆毡帽、鞑子帽、罗帽、太监帽、皂隶帽、草帽圈、风帽、附马圈翅、达帽、兀常帽、一把抓帽等。

  巾-——有相巾、扎巾(软、硬)、小生巾、武生巾、高皇巾、斛元巾、荷叶巾、棒槌巾、员外巾、鸭尾巾、报子巾、一字巾等。

  盔——有帅盔、罐子盔、夫子盔、倒缨盔、中军盔、金踏蹬、银踏蹬、豹子盔等百余种。

  宜黄戏剧表演对服装、头盔、穿戴有严格的要求,所谓“宁穿破、别穿错”、指的是演员在台上表演要根据扮演的角色而穿服装、戴头盔、用道具、不得乱穿乱用、否则演出就不伦不类。

(二)道具

  道具就是舞台上摆设的和角色手上用的东西。道具分为3类

  大道具——桌、椅、板凳、茶几、箱柜等。

  小道具——在大道具上的东西,如灯台、梳妆台、铜境、文房四宝、大印、令旗、令箭、酒壶、酒杯、书画玩具等。

  随身道具——如枪、剑、鞭、锤、公文袋、行李包袱、马鞭、折扇、茶盘等。

  宜黄戏传统古装戏中使用道具,大都是用轻质材料制作的仿制品,它既便于搬运、布置,又适合节奏化、程式化、虚拟化的变化整体表演动作,同时还能唤起观众的丰富生活联想。

(三)脸谱

  宜黄戏脸谱与京剧脸谱不同。京剧脸谱色彩鲜艳,五彩缤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化妆谱式。而宜黄戏脸谱比较简单明快,只用黑、红、白3种对比强烈的颜色。现保存下来的脸谱有:包拯、李逵、赵匡胤、张飞、潘洪、项羽、尉迟恭、吴起、吴汉、马武、郑恩、姚刚、姜维、马旺、司马师、孙权、焦赞、孟良、小丑脸、小白脸、老脸、和尚脸等20多个。

【表演特点】

(一)角色

  分生、旦、净行。生行有正生、老生、小生。旦行有正旦、夫旦(老旦)、小旦、二旦。正旦称托驮梁旦、饭甑匝、谓其重要。二旦为半个小生。净行有大花、二花、三花、四花等。

(二)唱法

  老生、老旦用本嗓,小旦用小嗓,小生大小嗓结合,有时尾声翻高八度唱。各行当演唱风格较平直、纯朴、拖腔少。演唱时多以字就腔,传统唱法夹有呀、哪、呃、啊等衬字。

(三)念白

  早期为当地语言,有所谓“江湖十八韵”之说。后学中州韵,但土语方言夹杂其中,因人而异,建国后用中州韵,并试用“宜黄官话”既普通话字音,宜黄话调值,丑行多用方言。

(四)表演

  开台、开演有“跳和合”、“跳加官”等傩舞。武将起霸“手撑天”,并根据人物的不同身份作龙、虎、鹰的手势。净行语气、动作表演粗犷、夸张。演《四国齐》中点马、骑兵、不执马鞭,而是身扎马灯、并随锣鼓击出的马蹄声而作种种跑马身段动作。齐景公由二花扮演,丑女钟离春俊扮,但脸上一边画铜钱,一边画桑叶、《青石岭》中孟狄饰演者能变脸,变四个獠牙。演员平时练功严格。练台步要求“腋下夹蛋,颈旁备针”。

【起伏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引下,宜黄戏得到了新生。1956年秋,在省文化界、戏剧界的支持下,成立了宜黄戏整理委员会。同年10月下旬,以原宜黄地方剧社临时演出队为基础,建宜黄戏剧团。当年招收第一批学员31名,聘请李宗保、李任仂、何九龙、邓爱莉等老艺人执教。

  1957年1月,正式成立江西省宜黄戏剧团,属全省最早成立的县级国营专业戏剧团。是年7月,宜黄戏剧团赴省汇报演出,获省文化局奖状、奖金。省文化局长石凌鹤、省赣剧院副院长流沙在《江西日报》发表《一朵古老的名花——宜黄戏》一文;同时登载了宜黄戏剧团汇报演出的消息及剧照。

  1958年2月,宜黄戏剧团招收第二批学员20名,是年5月参加全省第一届戏曲会演。宜黄戏剧团创作的现代戏《第一炉钢》及改编的传统戏《卖梨招亲》分别获剧目、演出奖。同年,省长邵式平到宜黄视察,观看了《三娘教子》等折子戏,对宜黄戏表示赞赏。

  1960年5月,宜黄戏剧团招收第三批学员12名。是年7月,参加第二届戏曲会演暨第一届全省青年演员会演。《齐王哭殿》获演出奖。应用贤、吴松龄、熊碧云获演员奖。同年9月,省文化局安排全团赴省戏曲学校学习半年,并改编排练出整本戏《四国齐》。

  1962~1964年,宜黄戏剧团先后到南昌、抚州、临川、南城、南丰、广昌、宁都、资溪、黎川、永丰、新干、丰城、樟树和福建的光泽、邵武等地演出《四国齐》和新编现代戏《焦裕禄》等节目。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宜黄戏剧团改名永红剧团,全部演员“停演闹革命”,剧团负责人、编剧和主要演员被揪斗批判,演出服装头饰被烧毁。

  1968年12月,撤销剧团,演职人员大部分下放农村,其余调动工作。

  1970年,以省歌舞团下放宜黄县的演职员为主体,吸收原宜黄戏剧团的部分演员参加,组成宜黄文工团,主要排练“样板式”及现代歌舞节目,期间,创作排演了大型宜黄戏《山城春晓》,在全县各地巡回演出。

  1978年3月,恢复宜黄戏剧团。4月,省文艺学校派出7名教师到宜黄举办“宜黄戏演员训练班”,传授戏曲表演技艺和排练《罢宴》,《档马》、《孟良搬兵》、《陈姑赶船》、《断桥》等折子戏。5月,在县城召开了训练班结业暨宜黄戏剧团恢复庆祝大会。《江西日报》、《光明日报》先后登发消息。随后,陆续调回一批老演员,排演《十五贯》、《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古装戏,先后赴邻县和莲塘、鹰潭等地演出。

  1979年,唐冬兰、邹小平在地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调演中获演出奖。年底,剧团改编《八仙飘海》赴邻县和南昌、瑞金、福建 等地演出。省人民广播电台全剧录音播放,福建前线广播电台转播。

  1980年10月,参加江西省部分古老剧种汇报演出,演出《哭殿点马》、《孙氏祭江》、《思春》等折子戏,省电台、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录音播放。是年12月,江西省文艺学校开设宜黄戏班,招收学员15名,学员附在宜黄戏剧团学习。1981年1月,宜黄戏剧团招收学徒10名,同年8月又招收学员10名。是年,宜黄戏剧团青年演员在全省会演演出《孟良搬兵》剧目,张小平、张建中获表演奖,并录成电视片播放。

  1982年秋,宜黄戏剧团改编排演《紫钗记》中的《别钗》、《思钗》、《圆钗》三折子戏,参加文化部、中国剧协、省文化厅、省剧协举行的纪念汤显祖逝世366周年演出。《圆钗》一戏受到石凌鹤、王家乙、李紫贵等名家好评。

  1984年,宜黄戏剧团进行机构改革,调整领导,精简人员,大部分老演员调出,剧团由宜黄戏班25名学员为骨干。

  1985年上半年,宜黄戏班学员赴省文艺学校学习,年底,宜黄戏剧团迁到城南新建的凤凰影剧院。

  1986年,剧团创作、排练《画蛇记》,参加省玉茗花戏剧节抚州地区调演,罗春元获音乐设计一等奖。

  1989年,撤销宜黄戏剧团,剧团解散,人员调出。

  1990年,成立宜黄县戏剧研究室,由原宜黄戏剧团部分主要编创和老演员组成,主要工作是研究宜黄戏,组织参与并辅导业余剧团的演出,参与《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的编辑工作。

  1997年,县戏剧研究室和县文化局组织创作、排演小型宜黄戏《老师——妈妈》,参加第二届临川文化艺术节,罗春元再获音乐设计一等奖。年底,宜黄戏剧研究室撤销。人员转入县文化馆编制。



【保护措施】

  1989年,宜黄戏剧团撤销解散后,宜黄戏这一古老剧种开始逐渐处于濒危状况,其现状为:1、无专业演出团体,无任何相关专职机构;2、业余演出团社因缺乏扶持和技术指导相继解散,全县只剩一个尚能演出的业余剧团;3、老艺人皆已亡故。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的青年演员也已高龄退休,其他专业演职人员均改行流散,职变艺退,后继无人;剧本面临失传,相关历史和音乐资料等档案流失不全。

  2005年,国家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宜黄戏作为历史悠久、自成系统、独具特色的古老大剧种,被列为江西省首批19个推荐项目之一,并得到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为了拯救、保护、传承这一古老剧种,宜黄县政府于当年制定了宜黄戏五年保护计划,其主要内容是:

(一)对宜黄戏的唱腔、音乐、剧本等进行全面的普查、归类、整理、建档、保存;

(二)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编辑出版宜黄戏剧本汇编,音乐研究专著;

(三)培养新的宜黄戏传人,组建、扶持宜黄戏班社,使宜黄戏能得以有效传承和保留;

(四)建设宜黄文化艺术中心,添置演出设施和服装道具。

宜黄戏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重视下,随着被正式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确立,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关阅读:
江西抚州
6重旅游保障
100%透明团 特殊原因退订保障 旅游预警机制
应急救援体系 一站式旅游保险 24小时阳光旅游服务
预定帮助
如何预订旅游产品 支付方式
常见问题 发票及相关
安全指南
出行安全常识 旅游活动风险防范
特殊人群安全防范
首页 网站地图 控制大厅 各地出发 会员活动 会员注册 老年游须知 活动回顾 会刊 老年文化旅游节 成员单位 成员加盟 成员登录 养生论坛 法律申明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老年旅游联合体www.oldtrip.cn 技术支持:旅游联盟产业信息化研究所 蜀ICP备11009004号
服务电话: QQ: E-mail:1713288242@qq.com 
申明: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旨在为老年游行业提供平台服务,网站信息来自于成员、会员或网店经营者上传,若有侵权请来电冻结,详见本站法律申明及会员服务协议。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图片、视频、Flash、文章等均由本网站用户贡献,本站不享有版权,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权属后,将在5个工作日内删除。
  • 网站备案
  • 网络110
  • 支付宝特约商家
  • AAA级信用企业
  • 旅游联盟诚信认证
  • 旅游联盟成员单位
  • 360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