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旅游攻略>文化铸魂融合发展 桂林舞活文化旅游发展"龙头"

文化铸魂融合发展 桂林舞活文化旅游发展"龙头"

更新日期:2019-11-21
文化铸魂融合发展 桂林舞活文化旅游发展 文化铸魂融合发展 桂林舞活文化旅游发展"龙头"

  本网讯,11月17日,华灯初上的桂林正阳路东西巷、逍遥楼灯火辉煌,不少外地游客专程前来“打卡”。夜色中,非遗传承人王继胜演示的靖江王府秘拓让游人兴致盎然……如今,东西巷和王府片区已成展现桂林千年文韵的最佳舞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桂林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坚持“一本蓝图绘到底”,按照“加快建设新城、疏解提升老城,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协调推进,生态文化相融、富裕和谐桂林”的总要求,一体谋划、联动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以文塑旅、以旅兴文,文旅联动、融合提升,在实现广西文化旅游新发展目标的征程中,奋力舞活文化旅游发展“龙头”,走出了一条桂林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突出顶层设计 文旅融合发展

  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桂林市始终坚持大旅游、大文化、大融合思路,通过文化与旅游、生态等各方面融合发展,努力把特色做优、品牌做响、环境做美,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让“一城文化满城绿”独特风韵全面彰显。

  通过旅游这条线,历史文化遗产“散珠碎玉”得到系统性整理、完整性呈现、保护性利用。启动桂林文化旅游中心建设,逍遥楼、正阳东西巷、王城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传承桂林历史文脉新地标。灵渠成为广西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龙脊梯田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文化保护实体法《桂林市石刻保护条例》,成立桂林历史文化研究院,整理发掘了9大类12个专题历史文化资源名录。民族歌剧《刘三姐》在国家大剧院成功首演。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列入前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85个,占据广西“半壁江山”;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传统村落达73个,居全区第一。

  以文化为魂,把文化根植于新区建设、老城疏解提升全过程,“两江四湖”二期工程建成通航,新区环城水系旅游航线开通运营,一大批高品质旅游公路、休闲绿道建成使用,文旅融合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实现“山、水、城、文”和谐共生。

坚持融合提升 做大做强产业

  桂林市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探索生态、文化、旅游领域的产业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市场的共同培育、统一管理,着力推动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企业和文化旅游品牌。

  以桂林山水资源与广西特色文化资源“刘三姐”为基础打造的全国首例山水生态实景演艺项目“印象·刘三姐”,成为国内外山水生态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内涵融合发展的典范。“桂林千古情”月均接待游客35万人次,年均接待游客约400万人次,成为桂林乃至广西文化旅游新地标。

  着力推动旅游与生态、农业、工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出一批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红色旅游、研学旅行等新业态。目前,桂林市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三星级以上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22个,乡村旅游成为休闲旅游新热点。计划总投资300亿元的万达文化旅游城等一批融合发展项目加快建设,以桂阳公路文化旅游大道为主轴的旅游新“航母”加速形成。

  2018年,桂林市接待游客数首次超过1亿人次大关,全市旅游总消费首次超过了1300亿元,分别增长32.6%、43.2%;入境过夜游客数量274.7万人次,增长10.4%;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提前两年完成预期目标。今年1-9月,全市接待游客10452.26万人次,同比增长25.26%;入境过夜游客238.32万人次,增长11.74%;实现旅游总消费1431.82亿元,同比增长31.33%。

创新机制体制 激发内生动力

  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是国家和自治区交给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任务和使命。桂林市坚持市场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强化规划引领、项目带动、资源整合、政策扶持,推动生态旅游牵手、文化旅游融合,打造了文旅融合新平台,创造了文旅融合发展新经验。

  坚持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筹各方利益,持续推进漓江全流域保护、全覆盖整治,以漓江为主轴的生态岸线、景观沿线品质全面提升,“桂林山水甲天下”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引进实施融创万达文化旅游城、宋城演艺、地中海俱乐部等一大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引领产业走向的高端文旅融合项目,投资规模之大、重大项目之多前所未有,推动了文旅融合品质显著提升。坚持旅游智能化发展,致力于数字桂林、智慧旅游建设,推出“一部手机游桂林”,让中外游客享受到更加智能、精准、放心的服务。坚持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旅游产业用地、旅游监管体制、导游管理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文旅融合发展不断迸发新活力。

6重旅游保障
100%透明团 特殊原因退订保障 旅游预警机制
应急救援体系 一站式旅游保险 24小时阳光旅游服务
预定帮助
如何预订旅游产品 支付方式
常见问题 发票及相关
安全指南
出行安全常识 旅游活动风险防范
特殊人群安全防范
首页 网站地图 控制大厅 各地出发 会员活动 会员注册 老年游须知 活动回顾 会刊 老年文化旅游节 成员单位 成员加盟 成员登录 养生论坛 法律申明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国老年旅游联合体www.oldtrip.cn 技术支持:旅游联盟产业信息化研究所 蜀ICP备11009004号
服务电话: QQ: E-mail:1713288242@qq.com 
申明: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旨在为老年游行业提供平台服务,网站信息来自于成员、会员或网店经营者上传,若有侵权请来电冻结,详见本站法律申明及会员服务协议。
免责声明:本站所刊载的图片、视频、Flash、文章等均由本网站用户贡献,本站不享有版权,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核实权属后,将在5个工作日内删除。
  • 网站备案
  • 网络110
  • 支付宝特约商家
  • AAA级信用企业
  • 旅游联盟诚信认证
  • 旅游联盟成员单位
  • 360网站安全检测